当前位置:首页 >> 市(县)区基层动态

80后海归的“归园田居”梦

时间:2017-12-22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  来源:       字号:[ ]

  位于江阴市青阳镇悟空村崔家村的一片大棚里,一名青年正忙着给刚长大的多肉花卉移盆,他就是陈科。这位80后海归是这片110多亩的绿色农场“煮水江南庄”的主人,这里不仅种植着观赏用的多肉花卉,还散养着鸡鸭等家禽家畜,精心栽培了鱼菜共生的雾培水培有机蔬菜。这位第二次创业的80后海归,实现了自己“归园田居”的梦想。看着一砖一瓦都由自己设计、打造的农庄,陈科心里有种“亲手把孩子拉扯大”的成就感。

80后海归回乡建绿色农场

  2006年,陈科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硕士毕业,获得了电子工程和工商管理双学位,本科则是建筑设计和人力资源双学位,并拿到了澳大利亚“绿卡”。

  “我留学澳大利亚的时候,经常看到路边大片大片的农场,那里的农场不需要太多的人,上万亩的农场只有几十个人经营,只有收割季节他们才会雇佣些短工。”而农场里的几乎所有产品都会得到充分的利用,“秸秆会用来喂牛,烂掉的果子也会被放到田里做肥料。”

  生态平衡、生产集约、农业现代化、农产品绿色健康的澳大利亚农庄,让陈科想到了在国内创办一个同样理念的农庄。陈科坦言,自己也算是半个农民,“我从小就是在田间的蛙叫声中长大的,城市生活总是置身于车水马龙之中,反而让我更加怀念农村田间的生活。于是在结束黑龙江的开发项目之后,我就马不停蹄寻找合适的土地。”

  在经过一番寻找后陈科将目光定在了青阳镇的崔家村,这是一片保留了原始农业生态的土地,“现在农场周边20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任何工业污染。”陈科说,为了这110多亩的土地,他和当地村民签订了15年的租约。   

  建设农庄的过程中,陈科学会了不少新技能:DIY多肉植物、插花、用石磨磨豆腐,样样都得“跨行”。

  创业初期人手不足,去建材市场买木材、沙子、砖头,搭蔬菜大棚和做木栅栏,陈科都得亲力亲为,就连请木匠做活,他都得帮忙打下手,有时熬到下午两三点钟才能吃上一顿午饭,还是随便买个烧饼、馒头凑合一下。

  “现在人力成本高,请一个木匠一天得花200多块呢。”这个为农庄投入300多万元的年轻人告诉记者,“天上不可能掉馅饼,很多事都输在‘懒’上。只要勤快,没人不成功。”

跳出地产圈,当生态“农夫”

  2006年回国后,陈科到一家做钢管生意的外贸公司工作。说是外贸公司,其实连外贸部都没有,陈科靠自己的语言功底和人脉,在一年时间里将这部分业务做了起来。

  随后,他跳槽到一家北京房地产集团的无锡分公司。在这里,他又是只用了一年时间,就从普通员工做到部门经理,到离职时已是年薪80万元的总经理助理。

  2012年,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行业渐渐衰微,“就连万科都开始转型做旅游地产”。陈科顺势辞职,和前同事一起到黑龙江某旅游景区做设计、装修、施工。这次创业,陈科赚到了7位数的第一桶金。

  要不要继续下去?陈科很纠结。“我从事房地产行业近7年了,实在不想做了。”就在此时,一位转行农业的前同事,为陈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。

  这个不同寻常的选择引来不少人质疑,“做生态农业,第一年不可能有收益,头3年别想收回投资”。好在关注他的人越来越多,他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,农庄的微信公众号建立才几天,就有了500多个粉丝。“我不做广告,干什么都要钱,算了吧,还不如给员工发点福利。”

让每一个人尽享生活

  理工科出身的陈科,骨子里却是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,“煮水江南莊”这个名字就是他的手笔。

  “煮水,让你的生活蒸蒸日上,是小资喜欢的;江南,琼瑶笔下的江南到处都是浪漫的爱情;莊是金庸、梁羽生笔下的江湖,侠义之莊。农庄的英文名叫Amidst The Rain,烟雨濛濛。”陈科希望借这个名字来“表达3种情怀”。

  在陈科的规划中,自己的农庄不仅要成为全市第一家零排放绿色生态农庄,还要成为一个真正适合全家人一起来的农庄。在他看来,无论是多肉花卉园艺,还是蔬菜种植草莓采摘,还有保留下来的垂钓项目,都是提供一个让全家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玩耍的。他坦言,自己放弃房地产转行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认为绿色生态农业是目前宏观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发展机会,“我所盼望的,就是不管什么年龄的人群,在我们的农庄里都能尽情享受农村生活的质朴,忘却城市生活的压力。”

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

关闭窗口